安徽师范大学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见报啦】2017年4月21日“校园内外”见报作品

[复制链接]

52

主题

76

帖子

36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2 10:31: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走在这红色的土地上
市新苑小学校园小记者 吴子煜

春满江南大美铜陵
市田家炳小学校园小记者 吴昕仪

爷爷的故事
市人民小学校园小记者 陈宇轩

四季“铜趣”
市实验小学校园小记者 洪克孺

美好的明天,我等你
市建安小学校园小记者 高黎昊

听爸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市爱国小学校园小记者 丁伟

幸福的新农村
市朱村中心小学401班 程智敏

“江南解放第一城”的今与昔
铜陵师范附小校园小记者 陈乙瑭

美丽幸福的铜陵
市天津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张栗玮

醉美铜陵
市金口岭小学校园小记者 万起微

厉害了,我的铜陵!
市淮河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慈志博

家乡的四季
市店门口小学校园小记者 胡斐

“她”的样子
市北京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崔子韵

家乡明天会更好
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校园小记者 张俊

铜陵的昨天和今天
市映湖小学校园小记者 殷沐晨

美丽的铜陵我的家
市长江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朱韵冉



走在这红色的土地上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走在这片土地上,我有一种莫名的崇敬和向往……
    我总喜欢缠着爸爸给我讲革命故事,记得有一次,爸爸给我讲一个渡江第一船的故事。爸爸讲得绘声绘色,我听得津津有味……那晚,我真的做了一个梦:梦到了那铁板州、田家的父子和突击队的解放军,还有那个跟我一样大的小英雄———田小龙在使劲划船……梦醒了以后,我心中就装了这个“梦”,盼望有一天自己也能亲自踏上那片红色的土地。于是,我开始央求爸爸带我去。
    终于,在一个周末,爸爸带我踏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四处看着,发现这儿景色是那么的美:油菜花开得一大片一大片,黄澄澄的,阳光下,每一朵油菜花都笑得那么灿烂;一块又一块的麦田,麦苗绿油油,微风中,像绿色的波浪在涌动。那一个一个的大棚也很吸引我,爸爸告诉我,那里种着各种瓜果蔬菜,我不禁说道:“难怪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种瓜果。”看着眼前这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对这片红色的土地充满希望。
    我们继续往前走,一条条水泥路,虽然弯曲地向前延伸,但却十分平坦,再也不像我想象中那样坑坑洼洼的。甚至连小路也铺上层水泥修到了村民家口。那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徽派民居,整齐地排列着,非常好看。很多人家的门楼上都挂着大红灯笼,这里还有供人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哩!看到这里,我想,在这里生活的人是多么惬意舒适啊!这里是一幅画卷,描绘了小桥、流水、人家,水中倒映着柳树的剪影,红花的俏影,还有小桥的身影……
    特别是小广场上的雕塑———“渡江第一船”,看到它我仿佛看到“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壮烈场面;我仿佛看到船上船公在奋力摇橹的身影;我也仿佛看到解放军冲上长江南岸的英勇场面;我仿佛还听到那威震天地的呐喊声……
    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心潮澎湃,我想,这片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土地上,如今已是一派美丽、幸福地景象。当年,先烈们怀揣一个梦———解放全中国,建设一个和平、幸福的美丽家园,他们的梦想早已实现了。现在我的心中也有了一个梦想,那就是———中国梦。
市新苑小学校园小记者 吴子煜




春满江南大美铜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充满着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我带入了诗意江南的意境之中。
    我的家乡在铜陵,地处长江南岸,风光无限美丽。除了秀美的风光之外,铜陵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1949年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第二、三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和总前委的《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先后发起渡江。其中“渡江第一船”顺利在铜陵渡过长江,一夜之间到达长江南岸,攻占了铜陵县城,解放了江南沿岸第一座城。
    电影《渡江侦察记》中,解放军侦察员“小马”泅水渡江送情报的的故事,一直广为流传。这个感人情节,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小马”,真实姓名叫赵云,又叫赵傍根。他是铜陵朝山村人,自幼家庭贫寒。参加革命后,他担任解放军游击队交通员。渡江战役中,他泅水给解放军送上宝贵的国民党军队江防图,为解放军顺利渡过长江,打赢渡江战役,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缅怀英烈。这些英雄的铜陵儿女,为祖国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铜陵英雄!
    今天,我们系着鲜艳的红领巾,仰望着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倾听着激昂的国歌,心中筑起一道道新的长城,那就是:挺起民族的脊梁,接过英雄的旗帜,踩着英雄的脚印,好好学习刻苦锻炼,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做一个无愧于祖国、无愧于时代的好少年!
市田家炳小学校园小记者 吴昕仪





爷爷的故事

    我的爷爷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铜陵支援建设的医务工作者。在我的记忆中,爷爷是个和蔼可亲、正直朴实的老头。爷爷给我讲的故事很多,都是那么真实和激动人心。在我的眼里,爷爷就是一台活的“岁月留声机”。
    在爷爷讲的故事中,我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渡江战役的故事。“英勇的解放军们在敌人的炮火中横渡长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当时的铜陵县,故后来铜陵便有了‘江南解放第一城’的美誉。”每每讲到此次战役的时候,爷爷总是热血澎湃,也总是为自己当时没有当兵参战而遗憾。那时的我虽说年幼,但听到打仗的故事后,总会对英勇的解放军产生崇拜的感情,于是就会抱着爷爷腿吵着要当解放军,当时我的憨态总能逗得爷爷哈哈大笑,开心得不得了,或许是爷爷认为,我能完成他当年未竟的心愿吧!
    后来我上小学了,由于父母上班忙,接送我上学的任务就落到了爷爷的身上。对此爷爷十分开心,按照他的说法是,退休后一直在家闲着,很没劲,现在有了接送“社会主义接班人”上学的任务,他觉得责任重大,又有了年轻时的工作激情了。那时候每天早上,爷爷总会牵着我的小手,穿戴整齐出发去学校。途中每到一处,他总是详细和我说着,这条路是哪一年修的、以前这里什么样的、有什么建筑等等,说完后总是感叹一下,铜陵这些年发展真快呀!还不忘教育我,在这么好的环境中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成为有用之人,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加漂亮。一年多时间我变成了小小“铜陵通”,对铜陵发展变化如数家珍。
    除了当兵这个未能实现的愿望外,爷爷还有个最大的兴趣爱好———摄影。他是一个摄影迷,家里收藏的胶卷相机、数码相机一应俱全。他视若珍宝的是那几十本厚厚的相册,那里收藏他拍下的所有照片,也可以说是铜陵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
    如今,爷爷因为腿脚不方便很少出门,而我便成了爷爷的“接班人”,周末的时候,我就带着相机去拍铜陵最近建设的新建筑和新地标,如地下商业街、滨江生态公园、立体智能停车场等等。当我将这些照片拿给爷爷看时,他仍会激动不已。是啊,像我爷爷这样老一辈铜陵的建设者,他们把青春和激情都奉献给了铜陵的发展事业,铜陵就像是他们倾注一辈子心血的子女一样,子女变得越来越好,他们能不开心嘛!自从我继承了爷爷的“摄影事业”后,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学好知识、技能,不仅要成为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要成为城市的建设者。
市人民小学校园小记者 陈宇轩




四季“铜趣”

    我出生在一座美丽而安静的城市,她就是我的家乡———铜陵。她历史悠久,因铜得名,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她位于长江中下游,是富饶的“鱼米之乡”;她物产丰富,有“铜陵八宝”———金、银、铜、铁、锡、大蒜、生姜、麻;她风景如画,有许许多多赏心悦目的美景。
    我出生在冬天,妈妈说我出生的那天很冷但却是太阳高照。铜陵的冬天很冷,但却很少下雪,我们总是盼望着能下一场大雪,能好好地玩一次雪。可是,我们很少能如愿。冬天最美的地方应该是“梅园”了,一到冬天这里就变成了一片花海,花香四溢。在梅园主人的精心照料下,朵朵梅花在寒风中绽开笑脸,好像是战胜了严寒的勇士。我仿佛看到了革命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拼死战斗。
    铜陵的春天更是美得不可方物。小区、公园、广场、街道开满了各种花,小碗似的玉兰花有白的、粉的,金黄色的迎春花引来了勤劳的小蜜蜂。海棠花、樱花、杜鹃花,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花也都争奇斗艳。如果你到“凤凰山”来,就能看到我们引以为豪的凤丹,每到4月份凤凰山就吸引了大量游人,各种牡丹竞相开放美丽极了,红的似阳,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当你置身花海时,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牡丹,正随风舞动。
    铜陵的夏天总是骄阳似火,但一把把大伞似的梧桐树却总给人们带来丝丝凉意。董店的“双龙洞”便是一处避暑胜地,只要一走进洞口就能感觉到阵阵凉意迎面袭来,当你把脚放入水中,立即有小鱼、小虾前来帮你按摩脚丫。乡村的池塘里,荷花在荷叶的衬托下翩翩起舞,柳树的枝条轻抚着水面,连小青蛙都在高兴地欢唱着。
    铜陵的秋天丹桂飘香,我们的校园里就有桂花树,小黄花特别香,每当我们走进校园时都会缓一缓脚步,赞叹一声:“好香啊!”不仅是我们的校园,小区里、大街上、公园里也都香气扑鼻。我们小区的枇杷树上也结满了黄色的果实,总是让人垂涎欲滴,想伸手摘下一个来尝一尝。
    铜陵的四季都很美丽,春天如画,夏天如火,秋天如歌,冬天如诗。正等待着你的到来,欢迎你来我的家乡,欢迎你来铜陵。
    市实验小学校园小记者 洪克孺




走在这红色的土地上

    据记载,解放军解放江南时,第一个解放的就是我们美丽富饶的铜陵。
    今日的铜陵,一个美丽的家园,一幅七彩的画卷。翻开它,绿色的是风景如画的凤凰山,那里四季鲜花萦绕,绿树长青,长年吸引着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只为一睹那华贵的牡丹、成片的郁金香、紫色的熏衣草花海;灰蓝色的是大通古街,青石白瓦的徽派建筑与充满时代感的街道并没有格格不入,反而相得益彰,让人们感受到古代与现代的结合。金色的太阳岛,细软的沙滩一望无际,柔和的风拍打着前去那玩耍的游人,一个个种植基地像雨后的春笋般破土而出,大人和孩子穿梭其中,采摘着丰收的喜悦。棕色的博物馆,它古朴厚重,收藏着一些历史文物,每一个物件都具有生命,释放着历史的光芒,向我们讲述它历经年代的洗礼,用自己的经历让我们了解中国的过去,是我们一本活着的教科书。画卷中最漂亮的就非天井湖莫属了,绿的树、红的花、灰的瓦、蓝的湖、金色的光、棕色的路,它仿佛把所有的颜色都纳入囊中,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对铜陵的眷顾。
    可是听比爷爷还大的长辈说,以前的铜陵只是一个破破烂烂的村庄,黑压压的虫子到处飞,没有水泥马路,一人深的草丛里常常有蛇爬出来,吐着鲜红的信子向人们示威,交通不方便,去串个门,办个事,路上都得耽误半天,买菜都是大难题,更谈不上求医问药了,生活苦不堪言。
    解放后,铜陵人用他们那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许多的奇迹,一个个服装厂、化工厂、蔬菜基地、生态园;一条条笔直的马路、干净的大街小巷;一座座主题公园,美丽乡村,无不显现出铜陵在飞速发展,铜陵北站的修建,滨江生态公园的落成,更是让外地人重新认识铜陵,让铜陵人走向世界。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切目标都是建立在原有的基础的,我期待能为铜陵的明天添砖加瓦。
    铜陵的明天,我,等着你。
    市建安小学校园小记者 高黎昊




听爸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是夜,我毫无睡意,打开音响,耳畔传来了熟悉的旋律“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听着听着,我一骨碌爬起来,冲进爸妈房间,跟他们撒起娇来。
    “爸爸、妈妈,我们来比比自己的童年吧!”“你这臭小子,老想些精灵古怪的事儿……”拗不过我的“野蛮”,爸妈妥协了。我迫不及待地说:“我们先来比比环境吧!”一听到比环境,妈妈连连摇头,说:“我们那时候的环境哪能跟你比呀!”话没说完,爸爸又接上来:“我们那时候,虽然青山绿水,到处一片好风景,可是路呢,却都是泥路,哪像现在到处都是水泥路、柏油路。那时候,天气晴朗还好,要是下雨,泥路就变得坑坑洼洼,脚一踩下去,还会有个洞。到学校的时候,双脚已经重得不能走了。”“比起你们那会儿,我们现在路可平了,再也不要黑灯瞎火地乱闯,黑夜如白昼啊!”我又继续说,“再看看我们学校的环境,那可以用‘现代化’来形容。电脑、白板……你们那时呢?”“我们啊———”妈妈喝了口水继续说,“我们那时候教室里只有黑板、粉笔,没有什么高科技。你们这一代是舒服的,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听着老师娓娓动听地讲课,欣赏着生动画面,那是一种享受啊!孩子,你要珍惜呀!”“爸爸,妈妈,那你们小时候都玩些什么游戏啊?”爸爸抢着说:“我们那时候的游戏可丰富啦,哪像你们现在整天关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我们那时经常玩跳房子、斗鸡,还有捉蜜蜂、官兵抓强盗等。告诉你,这些游戏还都是自创的。”妈妈说:“最好玩的要数春节的时候了!”话没说完,爸爸把话头又接了过去:“春节到了,我们总是会收到一些压岁钱,我们便用这些钱去买点鞭炮,有时我们把鞭炮埋在土里,只留下一根引线在地面,我们把它点着,只听‘轰’地一声,泥土漫天飞舞。”“哈哈哈哈……”
    “爸爸、妈妈,那你们那会儿学习都学些什么呀?”妈妈说:“咳,说起学习,那真是一言难尽!就拿英语来说吧,我们那时只从初中一年级才开始学了点皮毛,不像你们现在,从小学就开始学了。”“那你们回家都做些什么呢?”我问。“我们呀,可不像你们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不用做什么,我们那时候,家里都养猪、鸡等家畜和家禽,下面还有弟妹,大的要照顾小的,还要割草、洗衣服、烧饭等,不过,作业很少,还有些空余的时间,就可以去玩了。”
    听了爸爸妈妈的话,我心里无法平静。是呀,我们这一代和爸爸妈妈比起来那真是幸运啊!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那都是靠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的丰硕果实呀。如今的你们,物质生活,精神财富都比我们那时丰富得多呀!”
    童年是美好的,每一代的童年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儿,希望大家都能够拥有自己多姿多彩的金色童年,珍惜改革开放带来的美好!
    回到房间,我又津津有味地听起那熟悉的旋律……
    市爱国小学校园小记者 丁伟



幸福的新农村

    闹钟声嘶力接地叫我起床了。我极不情愿地爬起来努力回忆自己什么时候又把这家伙装上了电池……
    洗漱罢,清醒了,才发现父母已经上班去了。盘算着假期怎么过,我走出家门。“复习、预习、打球、游泳、多吃好吃的……”我的遐想在迈出楼门的那一刻突然而止了,一夜之间,楼房少了不少,许多新的住宅楼成了荒地!我好像回到了过去!
    怀着一种异样心情,我走出小区只见人们正左右张望着过马路,显得小心翼翼,因为路口的红绿灯早已不亮了。飞跑了几步,我轻松过了马路,因为它是那么狭窄。我走到路对面的小吃摊,这里的卫生很差,满地都是垃圾……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昨天”:宽阔的大路和漂亮的绿化带,走着过大桥过了马路,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洁的小吃店。想到这里,我感到十分悲哀,平时自己那么幸福,咋就不知足呢!
    我的耳边又响起了闹钟的“咆哮”,我从梦中惊醒,一跃而起,环顾四周,一切还都正常,内心不再忐忑。但那个梦却仿佛擦亮了我的双眼———我看到了家乡的飞速发展。走出家门,原先的荒地早已成了白墙红瓦的住宅楼和整齐划一的绿地。过崭新气派的湖心大桥时抑制不住的愿望是驻足留影。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已被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代替。我走到了早点店,老板正卖力地擦桌子,我打招呼道:“老板擦得真干净呀!”老板哈哈一笑地说:“‘城乡清洁工程’把新农村到处整修得那么整洁,我是积极跟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是呀!家乡在几年前还像我梦里看到的那样。可短短几年间,高楼的轮廓连成了新的地平线,宽阔的马路在大地上结了网,青葱的花木都深深地扎了下根,崭新的公交车往返于各个角落!尘土不再飞扬,垃圾不再成堆,雨水不再泛滥,交通不再拥堵……
    市朱村中心小学401班 程智敏




“江南解放第一城”的今与昔
    铜陵地处安徽省长江南岸,1949年4月20日20时,渡江战役首先在铜陵、繁昌江段打响。4月21日8时,人民解放军占领铜陵县城。这是渡江战役发起后人民解放军解放江南的第一座城市。铜陵的解放,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军追歼残敌,为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和解放全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时不时就听爷爷唠叨着,他们那一带人是多么不容易,现在的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快乐。是呀,我虽然不能体会爷爷那代人的辛苦,但是现在我能看到爷爷在日常的生活中点滴中透露着珍惜。就拿平常的衣食住行说起吧,爷爷跟我说他小时候穿的和我们现在穿的简直没法相比。他们小时候都穿用自己家织的布做的衣服,而且即使补丁再多也舍不得扔,就像宝贝一样穿在身上,可是我们呢,每天一套衣服,都不重样的。衣柜里五颜六色的衣服数也数不完。爷爷小时候住的都是草房、土坯房,有的人甚至连房子都没有……再看看我们,现在大多数都住进了楼房。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还有一些著名的建筑物。以前,人们走的是土道,坑坑洼洼,有时下完一场雨后,地面大多数都是泥巴,根本走不了。可我们现在看看,那种土路几乎已经没有了,都是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还远远不止这些,还有什么铁路、公路、地铁……从前的小孩们每年吃上一顿饺子就很高兴,于是便盼着春节快快到来,因为过年的时候就可以吃上用白面做成的饺子了,可是看看现在的我们,想吃什么就有什么,随时都可以吃上热腾腾的饺子……
    对于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只能说,身为一个铜陵人,我是幸福的。当今的我们应该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更加珍惜如今的美好幸福生活。
  铜陵师范附小校园小记者 陈乙瑭




美丽幸福的铜陵
    斗转星移,花开花落。弹指一挥间,铜陵已经走过许多春夏秋冬。几十年前,有谁敢相信,人们以前住的茅草顶的小平房能变成高楼大厦?因没人治理而臭不可闻的黑砂河会变成美丽的公园?铜陵发展至今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
    每天早晨打开窗户,扑面而来的花香沁人心脾,如今这美好的家园是我们的先辈努力打造出来的。在渡江战役中,解放军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地击杀敌军,一颗颗十分坚强而又坚定的心使他们最终获得了成功,铜陵由此成为“江南解放第一城”。
    战争结束后,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开始一轮又一轮的发展,一步步走向了现在的美好的生活,过程虽然很艰难,但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当下生活虽然好了,但我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建设出一个更好的铜陵,让铜陵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市天津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张栗玮




醉美铜陵

    越读江南,越觉得江南的美如青花,端坐一方,收纳了千年的神奇。我便出生在这样的一个江南小城———铜陵。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远远眺望天井湖,有两三叶扁舟游于湖中,那朦胧看不真切的游船中,似乎藏着才子佳人的美妙故事。仔细听来,还会听到游园中有人在低吟浅唱,婉转悠扬的戏曲声久久不绝于耳。登上青翠的铜官山,极目远眺,万般豪情便会喷涌而出。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依偎着爷爷,听他诉说那古老的故事。他说,那时渡江战役首先在铜陵江段打响,因此,铜陵还获得“江南解放第一城”的称号。回望往昔,这座小城百废待兴,市中心仅仅是一条有一家国营百货公司、一家回民饭店和一家土产公司的小街道,黑砂河散发着硫磺味从尾沙坝顺流而下,注入到现在铜都广场至映湖山庄所在的大片芦苇荡。真是下起雨来是“池州”,刮起风来是“灰州”,市区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是一列小火车。昔日美丽恬淡的江南小城经过战火的洗礼和时代的动荡,已然有些面目全非。说到这,爷爷总是轻轻地叹息。
    现如今,多少春秋过去,在无数铜陵人的努力下,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小山城,一跃成为了高楼林立、现代化设施齐全、草木葱茏的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当我漫步在滨江生态公园的林荫步道上,徜徉在西湖湿地公园的亭台楼阁中,流连于凤凰山的牡丹花丛里,陶醉于江南文化园的古色古香时,我不禁发出阵阵感叹,更为我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和骄傲。
    现在,我们的江南小城已然是一座有景有文有韵的城市,现代化的数字图书馆,恢弘大气的历史博物馆,各种蕴含厚重文化底蕴的铜雕塑,都在向我们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文明和发展。我们的目标是要打造生态山水铜都,为本地老百姓谋取更多的福祉。她,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我们也要一起来见证她的辉煌!
市金口岭小学校园小记者 万起微



厉害了,我的铜陵!
    长江缓缓地流过这座城市,她一步步走到今天,穿越了岁月的沧桑,她就是我的家乡———铜陵。她是江南解放的第一城,是“中国古铜都”。
    抗日战争时期,铜陵是新四军重要的游击根据地。1948年末至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蒋介石将他的残兵败将撤至长江以南,妄图依靠长江天险“划江而治”。1949年4月20日,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人民解放军决定发起渡江战役,打过江南去,解放全中国。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4月20日晚和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组成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在西起江西省湖口、东至江苏省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发起了渡江战役。战役打响后,人民解放军很快于4月21日上午8时,顺利占领长江南岸第一座城市———铜陵县城。
    “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如今的铜陵,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市、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全国唯一的循环经济“双试点”城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成员。
    今天的铜陵,作为国家东西和安徽南北交通大动脉的“交会点”,交通更是四通八达,有宁铜铁路、京台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铜九铁路、合福高铁,宁安客运专线等,铜陵长江公路大桥建成于1995年,是八百里皖江第一桥。铜陵枞阳“东乡武术”是全国首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里还有大通古镇、天井湖、浮山等旅游景区。
    今日的铜陵是“八宝之乡”,是中国最大的电解铜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硫磷化工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电子基础材料产业基地。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一系列称号于一身。
    铜陵,精致大气的活力城市。放眼望去,一幢幢气派、漂亮的高楼拔地而起,仿佛在向人展示她的繁华。宽阔的长江路不仅有一路还增修了长江二路,路上车辆穿梭来往、川流不息。路两旁绿树成荫,地下精品街不仅是商场,还能当防空洞,下面冬暖夏凉令人流连忘返。
    清晨,当我们来到宽阔的铜文化园广场、绿树环绕的天井湖公园,总会看见许多晨练的人们。中午的时候儿童乐园依旧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午后的图书馆和书吧里汲取知识的人们更是络绎不绝,红彤彤的晚霞与滚滚的长江水相映成趣,滨江生态公园的风景是那么迷人。
    登上大铜官山公园,听着鸟儿清脆的啼叫,闻着花草沁人心脾的芳香,阵阵暖风吹在脸颊上,铜陵醉人的景色尽收眼底,心里油然而生起了一种自豪之感。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我们新一代的少年一定要珍惜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长大后为祖国、为社会多做贡献。相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市淮河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慈志博




家乡的四季
    我的家乡是安徽省铜陵市,那是一个美丽的城市。铜陵因铜得名,以铜而兴,享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铜陵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在铜陵市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出土的采铜工具、炼铜工具、青铜器等。看着那一件件精美的青铜器,让我们叹为观止。铜陵是全国文明城市,这里的风景很优美,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春天是一位魔术师,它把魔棒一点,大地就换上了新装,树绿了,花开了,背上书包去旅游,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凤凰山。这里盛开着成片的牡丹花,红的红、黄的黄、白的白、粉的粉……它们一个个争芳开艳,向人们尽情地展示自己,花瓣层层叠叠,真是美不胜收。站在花海中,一阵微风吹来,花香沁人心脾。谢谢春把铜陵变得生机盎然。
    夏天是一位辣妹子,它把自己的脾气发挥到了极致,地上热浪翻滚,小狗吐着舌头,这时,我们来到了凉爽的天井湖边,湖边凉风习习,吹散了人们心里的燥热。登上小船,一边游览风景一边和友人聊着天,定会让你忘却工作的烦恼,生活的不顺心,如果你是走在林荫小道上,路边上的小花小草随风摆动,蝉在耳边欢快地鸣叫,可你也不会烦,谢谢夏把铜陵变得多姿多彩。
    秋天是一位画家,它用画笔细细一描,就让树叶变了颜色,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果园里弥漫着阵阵果香,我们来到田间地头,这时是铜陵的特产———白姜丰收的时候。姜农们的脸上挂着微笑,藏不住心里的喜悦,铜陵白姜味美汁多,用它做成糖醋姜,会让你吃了赞不绝口,当然,你也可以吃到其他口味。如今,白姜是铜陵的一张活的名片,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铜陵,了解了铜陵。谢谢秋给铜陵带来了丰收,带来了希望。
    冬天是一位爱耍酷的老爷爷,它不小心打了一个哆嗦,一夜之间,让人欣喜不已,雪花像一个个小精灵飘落人间。我们来到了街头巷尾,看到最高兴的就数孩子们了,我们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大雪把城市装饰一新,从空中看,公路像一条条银链,大山大河银装素裹,让人身在其中,流连忘返,谢谢冬给铜陵带来了洁白、安静。
    朋友,看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想马上就感受到这的风光,其实,铜陵好吃好玩的地方还有更多呢,现在,铜陵正在张开双臂欢迎你的到来。
市店门口小学校园小记者 胡斐




“她”的样子
    有这样一位“她”,总是让我难以忘怀。现在,我就向你介绍一下“她”吧!
    春天,万物复苏,小草悄悄地探出了头,小花慢慢睁开了朦胧的双眼,柳树展开了长长的臂膀,正在和大家招手呢!这些变化,都是春姑娘用她神奇的魔法棒来召唤来的,她们不约而同地来到了春天。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把柳树吹成了害羞的小姑娘,爱美的小姑娘正在化妆呢!
    夏天,似火的太阳又照常来上班了,它笑着对我们说:“天气热得受不了了吧!”树木长得郁郁葱葱,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犹如一个绿色的大帐篷,老人们在树下边乘凉,边聊天,享受着大树带来的阴凉和惬意。
    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笑开了花。田野里的麦子成熟了,麦谷笑黄了脸,稻子笑完了腰,到处都是收获的景象。果园里的果子也成熟了,孩子们欢天喜地地来到果园,迫不及待地摘下苹果,大口大口地品尝着美味。
    冬天,大树上、房顶上、小动物们的身上都披上了一件件厚实的外衣,说到这里,不知道你们听懂了没有?大树和房顶上为什么会穿上衣服呢?哈哈,是因为它们穿上了白雪衣服,身上很暖和。
    虽然“她”现在很美,但是听爷爷奶奶说,以前的“她”可没有这样美呢!在解放前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房子都是草和土做的,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是非常艰苦。听老人们说,“她”地处安徽省长江南岸,是渡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还被称作“江南解放第一城”。
    听了我的介绍,你能想象出“她”的样子了吗?“她”就是我的家乡铜陵,我在家乡等着你哦!
    市北京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崔子韵



家乡明天会更好
    铜陵是渡江战役中解放第一座城,也是渡江战役胜利的一次战斗。
    从无为县集结地出发,在铜陵正面担任渡江突击队的三野八团第24军接到命令,从1949年4月20日夜开始攻击,该军分别担任右、左两翼突击任务,顺利地拿下了江南。
    铜陵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解放江南。长江穿境而过,如今我们铜陵拥有4A级景区三个,分别是天井湖、浮山、旗山汉武文化生态园,拥有天然湿地543.8平方公里,白荡湖、菜子湖、西湖、东湖等湖泊水质优良,星罗棋布。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铜陵,更令我们骄傲的是我们的图书馆。这座图书馆非常大,图书馆采用了“你读书,我买单”的点读平台服务。铜陵市民只要凭借读证就可以借阅书,后期只需要按时将书归还图书馆即可。每个市民都可以借到自己爱读的书。少儿阅读屋中的书还经过杀菌处理,使儿童们更好地去阅读。
    离开图书馆,你不能忽略的还有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圆形的青铜设计,设计灵感来源于铜陵掘出的文物龙王鸟纹鉴,博物馆也很大,里面有许多珍贵的藏品。
    滨江生态公园也值得说一说。滨江生态公园位于铜陵市主城区西部滨江大道西侧临江南,东接天井湖,南起金山路路口,北至笠帽山麓,全长3.2公里,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以前公园所在区域以前给你的感觉是脏乱差,现在却是风景秀丽,不光有水有树有草有花,尽头里还有一个码头书屋,我时常在那看书,书虽然不多,但解乏足够了,顶层是观江平台,从这里可以看见江上美景。
    对比铜陵的过去与今天,真是天壤之别!我希望,铜陵一天比一天好!作为一个铜陵人,我有责任去发展建设。家乡的土地永远是最肥沃,家乡的河水永远是最清,家乡的天也永远是最蓝!
    市义安区实验小学校园小记者 张俊




铜陵的昨天和今天
    现在的时代发展快速,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憧憬,对现在生活充满感恩,对过去生活充满回忆。许多人都不会忘记记忆中的生活,你还记得曾经的铜陵吗?跟随我一起看看铜陵的昨天和今天吧!
    我从爸爸妈妈口中听到了许多他们那个年代的“老铜陵”。要坐铁皮小火车才能去顺安,天井湖公园要买门票才给进,马路上多是骑自行车的和坐公交车上班的人……可是现在呢?随着时代的进步,几乎人人都拥有一辆私家车,开车去顺安也就20分钟的事,天井湖公园不再售票了,开门迎客,提倡全民运动,亲近大自然。现在,如果你在马路上看到骑自行车的人,那多半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和倡导低碳环保者———少开一天车,献一份爱心给大自然。
    这些都是大人们口中说的,昨天和今天的不同,而我感受到的不同是———马路。爸爸告诉我,一个城市发达,那么其中的马路肯定四通八达。在我有记忆的时候,我上幼儿园是坐校车上学的,那时的马路很窄,但车辆少,马路就显得特别宽敞。近几年,人们生活条件变好了,马路依然是那条马路,车辆却变多了,于是经常堵得水泄不通。每次走这条路,都让人很心烦,那时大家都在议论,“什么时候这条路才能修宽一些?”到了去年,这条路拓宽成双向四车道,从此这条路变得真正宽敞、大气。人们开着车在四车道上行驶着,不再那么拥挤,人们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快速发展的社会又向前迈了一步!
    铜陵的昨天和今天都那样精彩。铜陵的昨天远不止我说的这么多,点点滴滴,日积月累,镜头帮我们记住了岁月的痕迹,昨天的铜陵更多时候在每个人心灵最深处久久不能忘怀;铜陵的今天,更是远远不止我说的这么多,今天的铜陵是幸福的,无论是经济还是科技发展,都让我们惊叹,都让我们振奋。我们有感恩之心,我们有勤劳的双手,让我们一起付出劳动,洒下汗水,打造铜陵更美好的明天!
   市映湖小学校园小记者 殷沐晨




美丽的铜陵我的家
    我的家乡在铜陵,虽然她不是什么一线大城市,但这里有整洁干净的街道,绿树成荫的小区,惟妙惟肖的铜雕,井然有序的交通……在我眼里,她是一座美丽而又精致的城市。
    春日里,凤凰山上,漫山遍野的牡丹,红一片,紫一群,粉一簇,漫山遍野。近些观看,花瓣重重叠叠,五颜六色的花朵数不胜数,叶子犹如一只只小手,欢快地拍着掌迎接游客的到来。走在山间小道,耳旁不时传来几声小鸟的歌唱,阵阵清风,送来缕缕花香,夹杂着泥土的芬芳,让人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夏日的天井湖畔,远远望去,湖水就像一面碧绿的镜子,映出了蓝天、白云和花草树木的倒影,岸上垂下的柳枝随风拂动湖面,静静的水面被画出一道道波纹,这一切让游玩的人们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清凉,将烦恼和炎热抛在了脑后……
    秋日,暖洋洋的太阳照耀着天门小镇,远处的山林郁郁葱葱,树木苍翠挺拔,红彤彤的柿子像火红的小灯笼挂满枝头。又是一年生姜丰收的季节,勤劳的人们正忙着制作特色美食———糖醋生姜呢,姜香沁人心脾,让慕名而来的游客们唇齿留香,赞不绝口。
    冬日的铜陵,走在路上会觉得寒冷,甚至会打几个寒战。但是没关系,环境幽雅的书吧是人们的好去处,这里温暖又舒适,不仅可以读到喜爱的书籍,而且在阅读的时候,还可以望到窗外美景,真是一种享受。
    铜陵不仅外在美,更是一座具有内在美的城市。她因3000多年的青铜文化而闻名于世,有着“中国古铜都”的美誉;68年前,渡江战役首先在这里打响,古铜都又有了“江南解放第一城”的殊荣;今天,这里又成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样的铜陵,这样的家乡,叫我怎么能够不爱她!
    我骄傲,我是一名铜陵人!我自豪,为自己出生、成长在这座美丽的城市而自豪!我相信,勤劳、勇敢、善良的铜陵人一定会把铜陵———我们的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市长江路小学校园小记者 朱韵冉




新闻采访、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参观采风、职业体验、阅读写作、体能训练、趣味学习……铜陵日报小记者活动精彩不断,与您的孩子一起成长。快来关注铜陵日报小记者吧——
◆铜陵日报小记者投稿邮箱:gj@tlrb.com
◆铜陵日报小记者热线:0562-2828003
◆铜陵日报小记者之家QQ一群:513868910(已满)
◆铜陵日报小记者之家QQ二群:279320354(信息与1群同步)
◆铜陵日报小记者小玩家QQ群:378458961
◆铜陵日报小记者微信公众号:铜陵日报小记者或长按下图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主题

1347

帖子

302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26
沙发
发表于 2017-5-3 03:55:14 | 只看该作者
顶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GMT+8, 2025-10-8 19:09 , Processed in 0.29022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